伊通签字笔价格交流群

中华乐教百年回首·上

2021-10-26 09:39:22





 “樂教”這個詞,在理解上頗有歧義,因常會與“音樂教育”相混。實則音樂教育雲雲重在音樂本身樂理、樂器、樂史、樂譜、唱法、演奏法之教習。與古人所說之樂教無甚關聯,甚且乃是樂教之對反,強調音樂本身,而嗤詬傳統樂教將音樂作為教化之工具。




傳統樂教所重,壹是與禮制相關,其次是強調樂的功能。這並不就是以音樂為工具了,而是說音樂本來就具有強大而特殊的功能,可以產生移人情性之效果,故推而廣之,足以移風易俗。這種功能乃音樂本身所具有,因此我人須善用之,使其朝美善的好方向走。如此,音樂固然能更好地發展,社會也將日益淳化向上。


因此,樂教雲雲,必是美善合壹的,有其道德意涵,期望改造社會。同時指向了音樂本身節奏旋律之美與性情風俗之善。孔子說文王之樂盡善盡美,義即在此。與泛說的“音樂教育”不同,與“音樂的教育功能”也非同壹概念,並不僅限於教育功能。更準確的釋義,毋寧是:禮樂教化。


可是壹談到禮樂教化,大家都只想到古代。,涉及樂教者,全是討論先秦兩漢;兩岸有關樂教之專著也都如此,少數例外,大約僅有何名忠《國父思想與我國樂教》(壹九六六,臺北幼獅公司)之類。關於樂教的論文,情況大體相同。


古今情況不好比較,不過近百年其實不是壹般人所以為的樂教衰微期,而是極興盛之期。許多人慨嘆近百年禮樂教化不彰,實況亦非如此,另有脈絡可尋。


音樂從來就不是中立客觀的,推展什麽音樂,就代表想推廣什麽文化內容。近代人常批評傳統樂教是以音樂為政教之工具,其目的絕不是想建立無意識形態的音樂體系,而是要推廣屬於他們自己的樂教。因此樂教陣營紛然競出,蔚為大觀。嗣下我便將略為尋繹。



論近代音樂,尤其是談到音樂教育,基本上均由“學堂樂歌”講起。但學堂樂歌實非發端。近代音樂教育之始,由體制看,正是學堂建立之時。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張百熙、榮慶,與張之洞重訂《學堂章程》(即癸卯學制),十壹月上《重訂學堂章程折》。在各種學校章程之外,並有《學務綱要》。其中首次提到了音樂課程:


移風易俗,莫善於樂;秦漢以前,庠序之中,人無不習。 今外國中小學堂,師範學堂,均設有唱歌音樂壹門,並另設專門音樂學堂,深合古意。惟中國古樂雅音,失傳已久。此時學堂音樂壹門,只可暫從緩設,俟將來設法考求,再行增補。


顯然擬定學制諸公所秉持的仍是秦漢以來的雅樂傳統;所思考的音樂教育,也仍是《周禮》大司樂以「樂德、樂語、樂舞」教國子的那壹套。 這時,雖然古樂難尋,諸公卻認為無妨,可以歌詩代之,此即《中小學堂讀古詩歌法》所說:


外國中小學堂,皆有唱歌音樂壹門功課,本古人弦歌學道之意;惟中國雅樂久微,勢難仿照。然考王文成《訓蒙教約》,以歌詩為涵養之方,學中每日輪班歌詩。呂新吾《社學要略》,每日遇童子倦怠之時,歌詩壹章,擇淺近能感發者令歌之。今師其意,以讀有益風化之古詩列入功課。……皆有合於古人詩言誌,律和聲之旨,即可通於外國學堂唱歌作樂,和性忘勞之用。


此段敘述,分別見於《奏定初等小學堂章程》《奏定高等小學堂章程》《奏定中學堂章程》《奏定初級師範學堂章程》,文字全同。每日歌詩的目的在於「和性忘勞」,以為「涵養之方」,顯然更重視音樂的道德功能。


除了每日歌詩以外,當時課程場所出現音樂的另壹場所,是在經學課裏。光緒三十二年(1096)《學部奏請宣示教育宗旨折》要求:


無論大小學堂,宜以經學為必修之課目,作贊揚孔子之歌,以化末俗澆漓之習;春秋釋菜及孔子誕日,必在學堂致祭作樂以表歡鼓舞之忱。


它沿襲著先秦樂教傳統,壹望可知。這時,對學堂音樂課程之設計及期待,顯然都仍本於儒家禮樂教化的老傳統。可見教育體制雖改,其底質並未變易,屬於新瓶舊酒型的。


不過,各學堂章程雖曾將音樂列入課程,但內容及實施辦法均極模糊,既無授課鐘點的規定,也無授課程度的要求。要到次年──光緒三十三年(1907),系統化的音樂課程才首度出現。



光緒三十壹年,學部成立 ,將女學納入職掌。三十三年,增定了《女子師範章程》及《女子小學章程》,首次將音樂壹科列入課程。


在《女子小學章程》裏,音樂列為「隨意科」,可以「斟酌加入」。《女子師範章程》則不然,音樂課首次列為正式課程,並載明授課時數為「壹、二年每周壹小時,三、四年每周二小時」。


這是近代中國在政府主導之下,有系統的音樂教育的開端。《章程》規定「學習平易雅正之樂歌,凡選用或編制歌詞,必擇其切於倫長日用有脾於風教者,俾足感發其性情,涵養其德性」,亦延續了樂教的思路。


然而,具體教法改變了。授課程度明白記載了單音歌、復音歌的教學,以及表譜的使用。表示官方已經接受了西化的音樂教育內容。


這種延續儒家禮樂教化思想而又有新時代改變印記者,並不只清政府及上層士大夫這壹面在做。例如有個秦腔班子“易俗社”,就顯示了大眾戲曲社團走這個路子的,在民初二三十年間其實甚為普遍。


易俗社,李侗軒、範紫東、孫仁玉等1912年8月創辦於西安,以“移風易俗,輔助社會教育”為宗旨。按科班制招收學生。首先對劇本進行改革,不演迷信和、傷風敗俗的戲。劇本多屬自編,大、小五百余種。如《頤和園》《雙錦衣》《三滴血》《金蓮痛史》《櫃中緣》等。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所發展。


、李叔同(1910年回國任教)等人,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再往前走。這就才出現“學堂樂歌”。


起初多是用日本和歐美的曲調填詞,後來或用民間小曲填詞,或新創作的。其內容或要求“富國強兵”“抵禦外侮”,或宣傳破除迷信、婦女解放,或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宣傳民主和提倡科學文化思想。


隨著學堂樂歌的發展,西洋的歌曲、演唱形式、鋼琴、風琴、小提琴等樂器、新的記譜法―—五線譜和簡譜、西洋音樂的基本樂理等皆由學堂傳授而逐漸擴及於社會,影響深遠。、曾誌忞編《教育唱歌集》(1904)、辛漢編《唱歌教科書》(1906)等。著名的歌曲有《中國男兒》《何日醒》《男兒第壹誌氣高》(又名《體操——兵操》)《黃河》《革命軍》《祖國歌》《送別》《春遊》《蘇武牧羊》《木蘭辭》等。


事實上這也仍是樂教,有更多社會意識內容及道德指向性,只不過與清朝政府提倡的樂教大不相同罷了。


清政府主張的歌詩雅樂,民間傳統戲曲界的教化觀,內涵是傳統儒家式的倫理價值。學堂樂歌、美育所宣揚的,則是面對西方現代文明沖擊後的響應。


響應的內涵,壹是對現代性的追求,如科學、民主、民族國家的建立等;二是對現代性之反省。如蔡元培所說“以美育代宗教”,講的就是現代人在人天破裂、遠離上帝之後,價值當如何歸止的問題。美育便因此被拿來做為救贖之用。同理,西方現代社會之擴張,我國深受傷害,因此音樂也應用來救贖,挽救國族之沈淪。


這時,他們對現代性,乃是既迎又拒的。接受著西方音樂之全部體系,而又想在此中找到民族的地位。其方法與態度,可以國樂改進社為代表。


國樂改進社,1927年由劉天華和鄭穎蓀、吳伯超、曹安和等三十五人發起;成立於北京。以改進國樂並謀其普及為宗旨。提出“借助西樂,研究國樂”(《國樂改進社成立》發刊詞), “—方面采取本國固有的精粹,—方面容納外來的潮流,從東西的調和與合作之中,打出—條新路來”(《國樂改進社緣起》)。


社員中部分為幹事社員,從幹事社員中選出執行委員會領導全社活動。執行委員會設總務、文書等股。劉天華任總務主任,負責總管全社日常事務。又聘蔡元培、蕭友梅等為名譽社員。對收集、整理、研究和發展民族音樂曾有較大的計劃和設想,如建立圖書館、博物館,“創設學校,組織研究所”等。其實際活動為:(l)演出。如1928年1月12日在北京飯店舉行音樂會,演出古琴、琵琶、二胡獨奏、合奏等,是“五四”以來較早的重要的—次以民族樂器為主的專場音樂會。此後還舉行過多次演出。(2)編印會刊《音樂雜誌》。


國樂改進社以外,基本上用西樂,可是兼收改編民間曲調者,指不勝屈,其原理均應由我所說的這個脈絡看。


與此相桴應的是美育思想。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說,事實上即是樂教說的現代版。提出後,哲學界、宗教界評價不高,附和者少,音樂界卻十分響應。


1919年由吳夢非、劉質平、豐子愷等在上海發起,聯絡各地藝術教師組成中華美育會。先後有京、津、寧、滬及全國十多個省的許多中、小學和師範學校藝術學科教師參加。分責任會員(吳夢非、劉質平、豐子愷、劉海粟、歐陽予倩等三十人)和普通會員(壹百二十余人)兩種。利用暑期為中、小學音樂教師開設圖畫音樂講習會等。出版會刊《美育》雜誌。

(未完待续...)


注:喜欢本文的朋友们,感谢您的分享与转载。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敬请及时告知。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伊通签字笔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