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来了!”5月21日中午,银河社区工作队员祝靖东像往常一样,敲响了他的结亲对子阿孜古丽·阿吾提的家门。
“儿子,饿坏了吧?赶紧洗手吃饭。”阿孜古丽·阿吾提一边让祝靖东进门,一边说。
一年多的交流交往,让这对“母子”感情愈加深厚,两家人也越走越近。
祝靖东和阿孜古丽·阿吾提的结缘始于一年前。
当时,阿孜古丽·阿吾提正因为楼上邻居私搭鸽笼的事情而犯愁。鸽子叫声扰人清静不说,最让她郁闷的是鸽子粪便、羽毛等引发了小外孙的过敏性鼻炎,小家伙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
“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祝靖东打了包票。随后的几天,他忙活得不可开交,又是联系物业公司和城管部门,又是找楼上住户做思想工作。楼上的住户急了,问祝靖东:“楼下的是你家亲戚吗?她家的事情你咋这么上心?”祝靖东平静又真诚地回答:“你说对了,她就是我的‘亲戚’。”
随着鸽笼被拆除,阿孜古丽·阿吾提心里的疙瘩解开了,楼上楼下的关系也融洽了许多。她拉着祝靖东一个劲地夸:“要不是你,这事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解决呢。你就像我儿子一样。”
几天之后,阿孜古丽·阿吾提特意把祝靖东请到家里,并向全家人介绍了她的这个“儿子”,她悄悄对祝靖东说:“楼上邻居都跟我说了,还夸我有福气呢。”
从那以后,祝靖东在社区里多了一个“家”。因为驻社区工作忙碌,祝靖东常常加班到很晚,阿孜古丽·阿吾提嘴上“责怪”他不懂得爱护自己,手上却拎着夜宵去看他。听说祝靖东通宵值班感冒了,阿孜古丽·阿吾提特意做了热乎乎的汤饭,叮嘱他“暖和一下身子”。
祝靖东常去阿孜古丽·阿吾提家串门,和“家人”从工作情况聊到家中琐事,从体育比赛聊到文体活动,越聊心头越热乎。在祝靖东的帮助下,阿孜古丽·阿吾提的女儿赛乃外尔·阿不来哈提找到了一份工作,这让阿孜古丽·阿吾提高兴得不得了,每次祝靖东去家里,她总是热情地张罗。
在和妈妈沈芳琼打电话时,祝靖东总是提起阿孜古丽·阿吾提“妈妈”一家人对自己的关心。社区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时,两个素未谋面的“妈妈”在他的介绍下一见如故,两“姐妹”有许多共同话题。周末闲暇时,两家人相互走动,俨然变成了一家人。
4月底,祝靖东策划了一个社区活动,邀请社区居民开展“民族团结访谈会”,让大家坐在一起分享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暖心故事。“这是个传递民族团结精神的好事,我们肯定支持!”阿孜古丽·阿吾提和沈芳琼首先报名当访谈嘉宾。沈芳琼回忆起了和丈夫从老家初到克拉玛依打工时的情景,“那时我丈夫在工地上打工搬砖,一米八的大个子体重还不到五十公斤,工友阿不都克依木·阿不都哈力克、玛依拉·斯拉依心疼他,常常给他带吃的。两个月的时间里,他竟然胖了五公斤!”
阿孜古丽·阿吾提说出了自己的“喜”和“憾”。十几年前,她惊喜地收到了满满一箱从四川寄来的土特产。这是她儿时的好姐妹妞妞寄来的。“当年,我们都只有十三四岁。妞妞的父母忙着四处打工,我的父母就主动提出让她住在我家里。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俩天天吃在一起、睡在一起。”她说。
让阿孜古丽·阿吾提倍感遗憾的是,她在搬家时弄丢了妞妞的地址,两人因此断了联系。听到这里,沈芳琼揽过她的肩膀:“咱俩也是好姐妹啊,咱们的关系永远不会断。”
“是党和政府把小祝这么好的儿子送到了我的身边。”阿孜古丽·阿吾提是民族团结的受益者,也以实际行动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传播者。她每周一主动参加升国旗仪式,担任 “草根宣讲员”,社区里的“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她也场场不落。阿孜古丽·阿吾提的小外孙阿尔法·艾里雅今年才4岁,社区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少不了他,他总是拉着妈妈赛乃外尔·阿不来哈提站到人群的第一排。赛乃外尔·阿不来哈提还编了一个儿歌教孩子:“站得直,抬起头,双手不揣兜;要严肃,声响亮,国歌记得熟……”
赛乃外尔·阿不来哈提身边也发生了许多民族团结的故事。几年前,她碰到同病房的一位汉族姐姐因大出血无法哺育刚生下的小婴儿,刚生完孩子的赛乃外尔·阿不来哈提在住院期间便一直给那个孩子哺乳。还有一回,她与丈夫在高速公路上救了一名因车祸受伤的妇女,将其及时送到医院救治……这些事情,年幼的阿尔法·艾里雅没有亲眼见证,但“舅舅”祝靖东都当成家里的故事讲给他听。
祝靖东还常常给阿尔法·艾里雅讲成语故事、教他唱红歌。“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这个4岁的小家伙因为爱唱歌成了社区里的小“明星”。
前不久,两家人带着阿尔法·艾里雅一起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几个大人争着抢着给小家伙讲国家发展进步的故事。虽然有些词小家伙一时还听不太懂,但他听得格外认真。参观结束,沈芳琼催促起了祝靖东的婚事,“你也早点结婚生子,娃娃可以和阿尔法一起玩、一起长大,将来一定是一对好兄弟!”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记者 武海丽 通讯员 刘焕 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