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签字笔价格交流群

后来的我们发现了上市的小米背后供应链的风起云涌

2021-11-17 10:33:22

最近小米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这件事已经众所周知,目前各方猜测其估值期间在700亿美金到1000亿美金之间。

当前百度的估值在870亿美金左右,这也意味着此次小米上市,或将有机会超越百度,成为阿里腾讯之后的第三大高估值互联网公司。

当前,各方评论都集中在小米最新公布的营收数据,相关市场规模,来对小米进行估值。不过iChainnel在这里不谈成本和市场规模,也不对小米估值,而是想从另一个角度——供应链,来重新审视小米走到今天的历程。


相信大家有所耳闻,2016年,小米手机销量大幅下滑,公司发展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直到2017年7月,雷军公布了小米手机第二季度成绩单,单季出货量2316万台,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用数据证明小米已实现触底反弹。2017年小米又接连发布了小米6、MIX2等产品,在一年低谷期的蛰伏之后,公司重新走上了正轨。

雷军说,小米能够实现大逆转,最为关键的原因在于整个公司全方位进行了整改,其中在研发和供应链层面,原先的负责人也同样是小米联合创始人周光平被撤换,由雷军亲自负责。

在小米,负责整个上游产业链部门的信息在内部属于“公司机密”。关于供应链的话题,有媒体同行试着探访究竟,也一一被委婉拒绝。

小米背后的供应链有什么秘密?供应链对小米意味什么?

小米供应链原始核心

通常情况下,当一款手机研发出来准备投入市场之际,它需要做一个长期的需求计划,以便向上游核心供应商采购物料。企业使出全身力气试图让供应商看到这款手机的巨大潜力,如此一来供应商便会为此扩充产能。如果手机大卖,便皆大欢喜。但当销售情况不尽人意的时候,就会造成产能浪费,人员、设备、厂房闲置,这将给供应商带来极大的风险。同时,代理商也会积压大量库存。

在传统的供应链模式中,“牛鞭效应”(想更深入了解,戳术语科普| 牛鞭效应产生原因及对策分析)说的就是由于信息流从用户端向上游供应商传递的过程中,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逐级放大。于是,越往上,需求信息发生的偏差就越大。

而小米把用户带入研发链,并且将用户需求和供应链进行有效对接,是小米产品的开发模式。根据用户的反馈,小米适时调整自己的供应链进程。

作为一家互联网创新企业,有着“电商基因”的小米,生态链相对简短,只涉及研发组、供应商、代工工厂、核心企业和顾客几个环节。在供应链模式上,小米采用饥饿营销、缩短供应链的方式,依靠专业的代工厂为其代工,减少中间代理商和流转环节,直接对接生产商与用户。在小米相关负责人看来,“小米供应链在全国是最强的那档。我们基本上都选择在各领域当中最优秀的供应商”。

失信供应商,雷军罢黜高管

据了解,除了上文提到周光平职位被调整,原来向周光平汇报、负责管理小米手机供应链的副总裁郭俊也在2016年离职了。原因在于他对待供应商的态度。

2015年春节前,正是手机行业一年中最闲的时节。一家日本手机物料供应商盘算着这是拜访中国客户最好的时间,专程飞来北京。在小米科技CEO雷军的办公室门外,这家供应商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却足足等了3小时,尽管没有当面向雷军表达不满,但心中却积攒了不小的怨气。

几天之后,这家供应商按照约定的时间却如期见到了锤子科技CEO罗永浩。强烈的反差,让这家供应商感受到了小米的傲慢,于是没忍住私下向一些业内人士抱怨。

知情人士透露,小米怠慢日本供应商与雷军的关系不大,主要是直接执行者的原因所致。小米当时负责与这家日本供应商对接的人为时任小米手机供应链副总裁的郭俊。 和当时锤子科技供应链负责人钱晨不一样,郭俊并不认为供应商有多重要,在他心目中,小米是甲方公司,供应商是乙方公司,不受重视理所应当。除此之外还有多件事都反映出郭俊对于供应商的不重视。

而整个2015年,因为供应链的原因,小米5迟迟不能发布,最终拖到了2016年2月,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小米在2015年没有完成8000万既定的手机销量目标,雷军对此很生气。而小米手机的研发和供应链正是周光平负责。

几位和雷军相识的人士均表示,雷军尽管在有些地方比较抠门,但却是一个比较大气的人,也知道团队稳定的重要性,一般不会轻易拿团队开刀。不难看出,小米供应链确实爆发了很大的问题,最终,雷军不得不选择让周光平离开。

小米供应链经验总结

一位供应链人士说,要管理好供应链,最重要的并不是价格高低,而是在于策略。其中,如何与供应商处理好关系就十分重要。“在手机研发设计出来之前,你是甲方;但在手机设计出来以后准备量产时,你是超级乙方,很多时候不得不被供应商牵着鼻子走。比如供应商的物料有限,大家都在抢,究竟是给华为、给OV还是给小米,谁分配多谁分配少,都可能和跟彼此关系好不好挂钩。”

除此之外,产品研发也和供应链息息相关。一个产品在研发阶段,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量产的难度大小。小米MIX最初采用了全陶瓷机身,这种陶瓷产量本身就很少,加上良品率极低,所以MIX最初只能是一款难以大规模量产的概念机。但一年以后的MIX2,其标配版的侧边框采用7系铝来代替,大幅提升良品率,总算实现了量产。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下小米创始人都是如何谈供应链的。

雷军

5分钟前: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不会采取传统的渠道模式和传统的店面模式。我们到底要不要开像苹果店那样的旗舰店来做形象展示和产品体验,这点我们的确在考虑,但是我不想做传统的零售店。如果做的话,我觉得小米现在的零售价大概要再加30%-40%,即使流程再怎么优化,我相信这不是大家愿意的。所以回过头来,我们还是应该扩大产能,鼓励大家从网上直接下订单。我们现在只要有货,90%以上的订单24小时内能预约,今天订明天一定能送到。”

黎万强

10分钟前:

为什么在以前,超好的东西不能卖超便宜呢?小米则有一套完整的新打法。

第一,我们认为手机不能靠硬件来赚钱,是靠后续业务来赚钱的。我觉得很自豪的事情是卖出去200万套毛绒玩具。所以我们敢于价格裸奔,如果没有这样的想法,你会想,为什么不定2500元呢?多赚500元呀!对我们来说,成本价就行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路。

第二,你要想保持竞争力,要把每个毛巾都要拧干,比如把渠道费拧干,渠道费用会占价格的10%-20%,有时候黑一点就是30%,我们用互联网直销把渠道的费用拧干。

第三,就是把市场的费用拧干,自己做自媒体。

第四,控制运营成本,经常招能干的人,并且给他长远回报,而不是短期回报。我们早期的工程师,他们在微软、金山拿两三万、三四万块工资的时候,来小米可能就一万块钱。从方方面面下手,每个毛巾都拧干,我们的优势不就出来了吗?


黄江吉

15分钟前:

我们都觉得苹果是很了不起的公司,但是你会发现,它在做产品上需要做艰难的决定的机会并不多。因为它基本上什么地方都用最贵的材料、最贵的配件。不管用户需不需要用这么好的材料和配件,或者他们是不是有这个需求,苹果全部放进去,然后让用户为这个超级贵的产品埋单。这就注定苹果不是让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好产品的乐趣,它只是给一部分人用的。我们称之为高大上的用户、负担得起的人去享受科技的乐趣。

小米做出好产品的复杂之处是什么呢?我们是要让更多人可以享受科技的乐趣,意思就是我们怎样把用户最关心的需求做到极致,把他们不需要用的东西很大胆地去掉。在用户很关心的地方一定要做到非常极致,但同时要做到他们可以买得起。如何达到这个平衡?

因此,小米在做产品上要面对的困难比苹果还多。我们认为,好的东西,广大用户都需要才是最重要的。让每个用户、每个老百姓都可以负担得起,都能买到好产品,这个难度非常大。

我们不只在产品的定义上面,还在硬件、软件方面都要做很多这样的取舍。其实小米的模式,销售时把中间渠道干掉,推广时通过口碑传播把全部的广告费返还给用户,这些都是为了帮助我们达成那个根本目标:让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科技的乐趣。我们做的很多事情就是围绕这个目标。这句话听起来有点虚,但你看小米的产品,真的是把很高大上的产品拉低到老百姓可以负担得起。让全民都可以用手环,全民都可以用高端智能手机。这就是我们想做的。


刘德

20分钟前:

小米自己的工程师是非常有限的,只有2000人,能做的事情很有限。我们把手机、电视、路由器做好就很好了。我们靠什么来布局,抓住未来的机会呢?我们想了一个方式,就是通过生态链的投资来抓住机会。

那么,我们大概会用哪几个思路找公司来投资呢?

第一,这款产品的领域是大市场,这个市场足够大才能有机会。

第二,这个产品的领域有痛点,有不足,贵也是痛点。

第三,这个领域的产品可以备份,这样可能就会迭代,才能促使迭代。

第四,这个产品符合小米的用户群,小米主力用户群大概是20-30岁,理工男,以及他们能影响到的周边的人,比如女朋友、朋友、父母、亲戚等。

第五,这个团队足够强,他们是用牛刀做一件杀鸡的小事,你看到是一个普通的智能产品,但是背后我们的投资团队是足以做精英的团队。

最后一点,团队的老大要跟小米有共同的价值观,不追求赚快钱,想提高一代年轻人的生活质量,想做性价比很高的产品,追求单品爆款,在未来不急于赚钱。

假设小米是一所房子,生态链非常像房子后面的院子,大家觉得这个房子很值钱。但是我打开后门让你看,后院更值钱,后院我探明有金矿,储量不明,所以我们很值钱,有想象空间。



iChainnel供应链频道

为您提供最新鲜最热门的供应链业内动态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伊通签字笔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