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签字笔价格交流群

原创|关于米其林即将发布上海红色指南的两点想法

2022-03-11 06:03:56

  • 上海会不会有三星餐厅?

  • 本帮菜米其林看得上嘛?

  • 哪些人可以做评审员,某某某是不是啊?

  • 米其林是不是瞎了眼啊,上海也行?!

  • 这几天是不是拿本笔记本去外滩就可以特别“优待”了?




今天中国美食届最大的新闻,无外乎是米其林集团宣布将于今年秋季在上海发布红色指南。坊间传闻已经很久,今天终于落地,期待也好、围观也好、紧张也好,餐厅、食客、媒体各怀心思,作为一个米其林餐厅的初级摘星者和小粉丝,想分享两点自己不成熟的想法:



michel bras toya japon 二星 北海道洞爷


米其林准备好了没有?

大概在2014年,因为一个亲身经历的机会,获悉米其林指南有进军大陆的想法。2015年上半年,有幸被安排参加了一个私密的咨询活动,虽没有任何人向我确认,但参加者应能发现米其林着手在大陆布局红色指南(咨询的地点在蒙自路,相信参加过这个活动的同学和大V会心一笑)。个人感觉,从我了解的碎片信息和咨询细节看,米其林对进军大陆比较慎重,毕竟是全球现在最具影响力的美食指南(没有之一),米其林对操作这个应是有充分的商业考虑且驾轻就熟的。



串あげ太郎 一星 北海道旭川


然而,在新闻通稿里的一条消息,让我和我的摘星好友Jocelyn充满疑惑。根据消息,米其林会在今年秋季正式发售指南(即公布收入餐厅名单)。而现在已是5月,即使到今年年底也只有不到8个月,而根据一个媒体未经证实的报道“正式的发行日是9月20日”,则距离现在只有短短4个月,这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据我们这几年对米其林新发布指南的观察,其第一次新闻发布,到最后公布指南,整个制作周期约在8-10个月。


如巴西红色指南于2014年5月公布消息,于次年3月20日发布,间隔10个月;


新加坡指南于去年11月底公布发行决定,到现在为止还未确定确切发布日期;


首尔指南的发行消息披露于今年3月10日,但发行日期也只声称在年内;


即使是即将在日本发行的一本“特别版”《富山、金泽2016特别版》,从2015年11月宣布发行决定,到今年6月初发售也要8个月,且这只是个“乡下地方”的特别版。


因此,我感觉米其林这次在上海“突然”有点急。为什么会这样?



narisawa 二星 东京


基于网上的猜测,我认为:


上海市场“够格”餐厅不多则评测周期不长?


可能性低。以单个城市的形式发布指南,在全球米其林指南来看并不是很多。对上海餐厅能有撑起一本书的“实力”,米其林应前期便已做过市场调查和餐厅摸底,说餐厅少而评测期短是说不过去的。



龙吟 三星 东京


评审员已经开始评测所以评测周期短?


可能性中。或许有人会认为米其林在上海可能已经偷跑,即已经开始评测,并以新闻通稿佐证,所以评测周期短。但每个米其林公布发行决定的新闻里,都有“评审员已开始评价餐厅”的语句,因此没有理由相信评审员会特别爱上海,特别早的开始工作。不过,好友追星达人ukarnnez也指出,可能是第一次在中国发行,米其林刻意偷跑,缩短发布间隔而培育市场热情。



菊乃井本店 三星 京都


商业考虑所以米其林不能等太久?


可能性高。搞餐厅评测是食客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我认为,对餐饮市场的大多数食客,有时只需要list,不需要太高深的理论。大家都知道国内某巨鳄级旅行平台已着手实施与米其林指南相类似的餐厅评价活动,米其林是否从商业考虑而稍显仓促的“应战”?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个人觉得很有可能。



restaurant l'Alchimiste 一星 东京


综上,米其林这次在上海的发布造势,既在情理之中,却又让人疑惑。作为一个多年来的红宝书粉丝,我希望米其林在评审时更慎重,就如在参加咨询时我曾说的一句话“你们米其林有改变餐厅从业者、批发商和酒店员工一辈子命运的能量,务必要专业,务必要有良心。”


上海准备好了没有?

“哪些餐厅可以入榜?”


“三星餐厅会有吗?”


“我看某某某一定行。”



温味 三星 北海道札幌


这几天,从食客到美食KOL,一定在勾画自己的餐厅及酒店list,一边YY一边吸点流量,或许还会为哪家餐厅够不够格而与人大吵一架;


餐厅和酒店经理和投资人,大概在用尽人脉接近米其林,看看能不能用“捷径”在榜单上谋个位置;


厨师、领班则异常紧张,大概客人在用餐时拿出笔来记录,都会让他们打满鸡血。如此种种,都是人情世故,都算正常。



寿司金坂 一星 东京


在这里,我不会去猜测或者罗列自己的榜单,因为那只是YY,我仅对网上最热烈讨论的话题“上海有没有三星餐厅?”作自己的评论:



厨魔 三星 香港


对三星餐厅的定义,所谓出类拔萃,所谓可以为之专门安排旅行,是米其林对餐厅的最高评价,获得三星的餐厅将具有全球级别的声誉和关注。身边的摘星朋友里,有不少认为上海“不会有三星餐厅”,理由大多是基于自己的摘星经历,甚至有餐饮行业从业者都对“上海无三星”持肯定态度。


但我认为,未必如此。



晴山 二星 东京


之所以这样说,因食客的角度和评审员及业内者的资历、专业程度及立场角度并不相同。就以我的摘星经历,觉得三星并没那么好的不在少数,觉得低星里出类拔萃,“居然不是三星”的也有。



Joel Robuchon 三星 东京


食客到底只是食客,哪怕再钻研料理知识,但具备餐饮及相关行业的从业经历只是少数,对运营餐厅的规律不清,很难切中餐厅评价的要害,而这恰恰可能是米其林所看重的。



花小路 さわ田 二星 北海道札幌


简单举例,同样在一家寿司店吃到不好吃的竹荚鱼刺身,普通食客会从“新鲜与否、调味手法”去看,进阶食客会问鱼的产地,再分析下季节,而评审员也许就会了解整个餐厅的进货渠道,当他知道上海正规进口日本的竹荚鱼,都要在上海落地隔夜才能配送至餐厅后,他对餐厅的看法可能更切要害。我们都说评菜容易评店难,至少我对这些神秘的评审员是保持敬畏的。



数寄桥屋次郎六本木店 二星 东京


再者,去已被评星的餐厅摘星,和对未被评星的餐厅猜星,心情会截然不同,先入为主嘛。对料理手法的是否熟悉,对食材的是否了解,若非对各菜系都非常了解的全能型超级美食达人(我觉得这样的KOL大陆并没有),真的能仅凭自己的摘星经历对所有候选餐厅的星级准确预估嘛?真的很难。



Pierre Gagnaire 二星 东京


此外,除了在餐厅所在地或周边地生活的食客,一般摘星食客对一家餐厅也就访问一次,去两次算很喜欢了,同时鉴于个人口味喜好的差异性,又如何能对三星餐厅的标准、准入有清晰的认识呢?



神田 三星 东京


最后,鉴于米其林对三星的标准是异常严苛的,他们一直有对无合格餐厅入选的地区空缺三星的“传统”,比如巴西米其林发行至今已两个版本了三星餐厅还是空缺,如果上海也如此,那请上海的餐饮从业者继续努力吧。



吉武 三星 东京


话说回来,就我个人来说,自己的家乡能发行红色指南,纵然肯定有商业因素,但还是非常欣喜。能看到周边的饮食被专业领域肯定,那必然是很令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本地人、外地人、外国人都自豪的事情。


唐阁 三星 香港


也许是否有三星并不重要,就如追星达人ukarnnez对我所说:


上海是包容性很强的城市,天南地北,国内国外的菜系太多,和那些国际美食城市还是不同。在新的上海指南里,是外滩那些知名西餐分店与知名酒店集团餐厅占据很多眼球,还是日料寿司本帮菜甚至川菜江浙菜火锅百家齐鸣,我们希望米其林能提供一本专业且有趣的指南。



Amber 二星 香港


疯言疯语者:中午十三点,上海土著,从未在已发布红色指南的城市定居,摘星经历均为自费旅行,现摘餐厅48家,主要摘星地:北海道、东京、大阪、京都,香港。


一家之言,水平有限,如要探讨,烦请留言


作者保留文字和图片的权利



食在十三
微信:shizaishisan

美食人生均在此
长按二维码关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伊通签字笔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