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签字笔价格交流群

祭祀堂 火葬成为米家湾的“习俗” 北京上海都解决不了的事,在河津行

2022-01-01 10:54:10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人们纷纷进山入林或在田间地头,到故去亲人的墓前祭奠、哀思。然而,在河津市城区街道办米家湾村却是另一番景象:同样是烧纸钱、献祭品、放鞭炮,但几乎全村人的祭祀活动都集中在一处院子里——这处院子是该村的祭祀堂。

  ▲四月二日,米家湾村村民在祭祀堂祭拜故去亲人。 薛夏萌 摄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人们纷纷进山入林或在田间地头,到故去亲人的墓前祭奠、哀思。然而,在河津市城区街道办米家湾村却是另一番景象:同样是烧纸钱、献祭品、放鞭炮,但几乎全村人的祭祀活动都集中在一处院子里——这处院子是该村的祭祀堂。从2006年米家湾村开始推行节地生态安葬至今,该村170名亡故村民全部火化,骨灰统一安置在祭祀堂内,实现了连续十年“零土葬”。

  Ⅰ 征地致频繁迁坟,村两委抓住时机推行火葬

  实行殡葬改革,推动土葬改火葬,是各级政府多年来努力的方向。1956年4月27日,、、、、,拉开了中国殡葬改革的帷幕。之后,,其他老一辈革命家去世后基本为火葬,、。1997年,《丧葬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火葬。

  尽管老一辈革命家们身体力行,但“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延续几千年,深入人心,几十年时间很难改变。特别是在农村,素来流传着“人吃地一辈子,最后要还地一口”的说法。如果不让故去的长辈入土安葬,往往会被旁人指为“不孝”。还有一个原因是,农村并不缺少土地。

  不过,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少农村成了城中村,土地急剧减少。十年前的米家湾村,就经历了这一过程。当时,随着河津市区扩张,大量征用米家湾村的土地,该村不少亡故村民的坟茔被迫一迁再迁,不仅劳神费力,而且在村民看来,亡故亲人也“不得安宁”。更重要的是,由于土地减少,新故村民将面临无处安葬的窘境。找一块合适的墓地,被村两委提上日程。

  2006年年初,米家湾村两委一班人与村民代表开会讨论墓地的事,最初的构想是从别的村买地。“当时村里的闲地已经不多,而且地价较高,从别村买地相对便宜。但我觉得买地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关键是沿用土葬的话,买一块地用不了多少年。不如抓住这个时机,把国家的火葬政策在村里推行开来,省钱、省力,最重要是节约土地。”如今主管村里殡葬事务的村党支部委员米吉生回忆说。

  米吉生的提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但如何引导村民接受火葬,火化后亡故者的骨灰如何安置,村两委所有人对此都没有头绪。不会就学。不久,一个由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代表组成的考察小组奔赴陕西韩城,到那里的一处火葬场“取经”。整洁的骨灰存放室、肃穆的祭祀堂,让考察小组成员对推行火葬的信心又多了几分。回村后,通过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建设祭祀堂、制定丧葬规程、购置丧葬设备等工作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米家湾村火葬规定》随后出台,并在全村公布。

  Ⅱ 集体服务周到、村民理解配合,火葬成为米家湾的“习俗”

  ▲4月2日,米家湾村村民把绢花放入存着故去亲人骨灰盒的格子中。 薛夏萌 摄

  2007年4月,村民冯某的母亲去世,成为米家湾村实施新丧葬制度后的第一宗丧事。冯某按照传统习俗购置了棺材,为母亲入殓。村干部得知情况后赶到冯家,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棺材装了人埋到土里,白费钱不说,人终究还是会化成土;火化不仅生态环保,而且村里还为前三个带头为亲人火葬的家属发6000元补贴,遗体运送、火化和骨灰安放等事宜也不用自己多操心;,咱村里人有啥想不通的……经过村干部三次登门,冯某想通了,同意把母亲遗体火化,并将骨灰安置到村里新建的祭祀堂内。

  如果三言两语就能改变几千年的传统观念,就不会出现政府推行殡葬改革数十年在农村依然收效甚微的情况了。其实,不论是冯家还是此后有亲人去世的家庭,真正打动他们的,是村集体周到的殡葬服务。

  在推行全面火葬的丧葬制度前,米家湾村两委已经做了周全的准备,完善相关的公共服务硬件和软件:一是投资30万元,在村北的一处荒沟里建起十亩大的陵园和存放骨灰盒的祭祀堂;二是投资8万余元购买了一辆殡仪车;三是投资两万元购买了三台专用冰棺;四是每年从集体经济收入中提出专项资金,给亡故者家属发放火化补贴5000元;五是实行“三免费”,即免冰棺使用费、免遗体运送费、免骨灰盒寄存费。每具遗体火化免除的三项费用约1000元,这笔开支由村委会列入预算。

  在此基础上,米家湾村采取每平一座坟补贴1500元的办法,动员村民平掉坟头、迁出遗骨,火化后送入陵园,十年来累计平坟1000余座,新增耕地190余亩。

  土葬改火葬,一般来说年轻人比较容易接受,但对于老一辈人而言,心里那个坎很难过去,而在米家湾村这个问题似乎不存在。已经62岁的村民赵军学对此就很赞同:“埋人又费神又费事,火葬的话村里把事情都帮你办了,还符合国家政策,火葬好!”

  “村民都很配合,不给村集体提过分要求。火葬在村里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再没有一户提出要给亡故亲人土葬。”米家湾村村委会主任米刚说。

  除火葬外,米家湾村还有从简治丧的规定:祭期由7天改为3天~5天,不允许邀请外村的锣鼓队或文艺团体演出,安丧当天的两餐改为一餐等。这样,每宗白事可为事主节省1~2万元。

  米吉生算了这样一笔账:“现在一场丧事办下来,一般花个两万左右,加上村里补助五千,村民等于只花一万五。如果按照以前土葬的形式办,没有四五万根本下不来,要是算上买墓地的钱,就更没准了。至于节约的土地,价值更是无法估量。”

  米家湾村有2800多口人,十年来亡故村民170人,如果全部土葬,需占用土地十亩以上。改火葬后,陵园设计可安放骨灰盒1600个,过去十年亡故村民加上平坟遗骨,至今已安放600个左右。按照这个速度,陵园至少可以再使用50年。

  米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冯振武有个设想:将来在陵园后建两座塔,动员村民把达到一定年限的骨灰倒入塔内,或者撒到陵园内的树林、草坪中,以保证陵园持续运行。




最新消息

党建生活|党员为什么要按规定交纳党费


外媒称中国须狠刹奢华祭扫风:阴郁色彩纪念活动变了味


山西焦化行业亏损令人吃惊 民营煤企迎来机会


山西通报9起高校违反八项规定问题:4起大操大办


河津新华书店举办女性形象管理培训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伊通签字笔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