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签字笔价格交流群

我终于娶到了心仪已久的姑娘

2021-06-04 11:32:08


大家好,我叫毛定够(名字反应了对于自我发量的蜜汁自信),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娶到女神的幸福经历(激动地搓手手)。


是这样的,2014年,当时快到而立之年的我还是一名打工仔,没有结婚、没有稳定的收入。虽然有个心仪已久的姑娘——廖晓荣,但她的家人却不同意我们在一起。

我暗自下决心:我!一!定!要!逆!袭!于是,我在大城市里,埋头工作,努力赚钱,终于攒下了7万块钱。


01


回乡创业起步难

那年8月,我决定创业,带着7万块钱回到了家乡——浙江泰顺县培坑村,并在村子里搞起了第一家织带作坊。



我相信,只要我不断上进、有了稳定的收入,晓荣妈妈就会同意我们在一起了。没想到,刚起步就遇到了困难。因为之前没考虑用电问题,以致于一开机器,全村“咔嚓”一声就停电了。村里仅有的一台50千伏安的变压器,累死累活也负荷不了村民生活和织带厂运作同时用电。



我感觉迎娶晓荣的梦想,

瞬!!!间!!!破!!!灭!!!



02


心灰意冷希望现


就在我心灰意冷、伤心绝望时,我得知一个好消息——


2015年1月,国网泰顺县供电公司对农村10千伏及以下电网进行改造升级,我们村也在改造名单中。只要改造完成,我的织带厂就能有稳定的电力供应了。


说起来容易,干起来难。深山里连个路也没有,改造车根本进不来,那一道道田埂硬生生把供电员工和供电设备挡在了外面。供电员工只能将电杆“五花大绑”,16人用粗木棍穿过绳子扛在肩上,慢慢挪向目的地。


左右滑动查阅更多


还记得当时施工临近农历老年,大多数供电员工都已经买了火车票、买了新衣,喜气洋洋准备回家过年。其中一个员工叫刘际华,是湖北人。女儿年底要订婚了,老刘高兴极了,提前一个月就去排队买了票。可是,支援泰顺农村电网改造惠民工程就启动了。



老刘坐在村口的柴火垛上,跟我说他女儿,说他们家的事儿。看得出来他很纠结。但最后,他还是留了下来,一起参与改造。


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供电员工就为我们培坑村改造了低压线路4.2公里,新立电杆75根,村口的那台变压器也从50千伏安增至到160千伏安。

 


终于,我厂房的机器再也不怕断电啦。



03


“丈母娘”提出新要求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晓荣的妈妈找到我说:如果能带动晓荣的大舅二舅三舅一起致富,那娶到晓荣就指日可待了。



我知道,晓荣妈妈一定是在考验我的能力。于是,我无私将多年经验传授给全村的人(当然,重点是教给晓荣的舅舅们),并提供技术指导,带动很多年轻人返回家乡,村里陆续开办了8家织带作坊,一时间,整个山头弥漫着机器的声响,60多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但是,随着织带作坊的迅速发展壮大,很快就发现电力又不足了,经常会有村民抱怨,说一开机器赶订单厂里就会跳闸。去年,泰顺公司再次发力,投入资金285万元,对5.8公里的低压线路实施改造,新立了104根电杆,还把原来160千伏安的变压器增容到了400千伏安。


左右滑动查阅更多


晓荣妈妈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图片来源于网路)

供电公司还主动要求和我们“结盟”,成立了互助会。双方签订了互助协议,以支部结对帮扶、村电共建的方式,探索村电互助共赢的工作新格局。



互助会在村里设立1名有名望、威信高的村民担任联络员(当然是我啦,带动了全村富裕,连晓荣妈妈也给我投票了呢)。我在工作之余负责梳理村民的用电诉求,及时反馈,供电企业第一时间上门进行受理、解决。



“互助会”成立至今,供电企业已经受理、解决了196起用电问题。如今,已经有十几家织带作坊开起来了,但我们用电依然稳稳的!


我叫毛定够,如今,晓荣的妈妈终于被我感动,答应了让晓荣嫁给我。34岁的我“成家立业”的小目标也终于实现了。当然,这一切还得感谢供电公司。


供稿:温州公司(李艳妮)

          泰顺公司(项静静)

编辑:李丰盈 王晓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伊通签字笔价格交流群